![]() | 102年優質化計畫---環境教育---生態校園--- 內高校園植物風情展 觀察記錄者:第十三屆314 陳君穎、黃子娟 指導老師:施小玲 吳維修 |
植物名:台灣欒樹、苦楝舅、苦苓江、金苦楝、拔子雞油、台灣欒華、木欒仔、五色欒華 | 科名:無患子科Sapindaceae |
學名:Koelreuteria henryi | |
習性:落葉中喬木,高約10-25公尺 | |
葉:二回奇數或偶數羽狀複葉,小葉9-13對,互生或近似對生,長卵形,長6~9公分,寬2.5~3公分,具重鋸齒緣,葉基歪斜,葉面及葉背光滑 | |
花:圓錐花序頂生,約25公分長,花黃色,直徑約5公厘。 | |
果:蒴果膨大膜質,三瓣,囊狀,約4公分長,淡紅色。 | |
樹皮:樹皮褐色,老樹樹皮則為黑褐色,皮孔密布小枝。 | |
寄生生物:椿象 | |
用途:由於其耐污染、吸收廢氣能力強的特性,加上樹姿優美,色彩多變化,因此是優良的行道樹與園景樹,在臺灣隨處可見,秋天花季時尤為顯眼。其花可作黃色染料。 | |
圖一:果實為蒴果,剛長出來時,是由像燈籠狀粉紅色的三瓣片組成的,呈氣囊狀,膨大,成熟時則轉為褐色,如照片中的顏色一般,而裡面的蒴果顏色會由淡紅轉為紫褐色(黃子娟攝) | 圖二:樹皮呈灰褐色,樹枝上可見一些裂縫狀的突起,那些是皮孔,皮孔為莖與外界交換空氣的孔隙(黃子娟攝) |
| |
圖三:中的昆蟲為椿象,椿象喜歡依附在台灣欒樹下生長,並吸食台灣欒樹的果實與種子,他刺吸式的口器可以刺入種子中並吸食汁液,而它也會在台灣欒樹的果實中產卵,孵化後幼蟲會以種子為食。(參考資料http://www.flickr.com | 圖四:台灣欒樹的葉子為二回羽狀複葉,互生或近似對生,長橢圓形狀卵形,而在一年當中,春季光禿禿的枝枒上開始萌發出「嫩紅」的幼葉,盛夏期間掛滿「濃綠」的樹葉,夏末初秋會開出滿樹「黃色」的花朵,於秋天結出「紅色」的果實,在落葉前葉子轉為黃色,如圖中的葉子一樣,最後才成為光禿的枝條。(黃子娟攝) |
參考資料:
1.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科博館科普專欄:
http://e-info.org.tw/sunday/culture/2001/culture01111101.htm
2.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:
http://digiarch.sinica.edu.tw/content/subject/resource_content.jsp?id=442
3.維基百科: